2022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时间:2023-03-25 21:51:11

2022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

专业代码:460306

、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修业年限

三年

、职业面向

本专业所属专业大类为装备制造大类,对应大类代码为56,属于该大类下的自动化专业类,主要职业类别包含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代码为:2-02-11)、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 (代码为:2-02-07-07)等,可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包括:电工上岗证、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具体详见表4.1)

表4-1 职业面向分析表

表4-2 岗位能力分析表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岗位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电机电器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

(4)掌握常用电气仪表和常规电控设备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5)掌握 plc 工作原理,熟悉 plc 电源、cpu、i/o 等硬件模块,熟悉典 型 plc 控制系统架构

(6)掌握运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变频器控制、步进电机控制、伺服控制等基本原理和知识

(7)能正确识别、选用合适的电气设备和电子器件;对典型电气控制图进行识图、分析、改进、调试、故障检测及排除等;能根据控制要求组建、调试整个控制系统电路

(8)掌握现场总线、工业网络等工业网络基本知识,掌握组态软件和组态监控系统组成等基本知识

(9)掌握工厂供电及电力电源的基本知识,工厂变配电所及供配电设备功 能和使用、工厂电力网络构成和特点等

(10)了解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工业机器人等现代智能设备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并了解智能制造基本流程和相关知识

(11)了解本行业相关的企业生产现场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掌握常用文献检索工具应 用

(4)能够撰写符合规范要求的技术报告、项目报告等本专业领域技术文档

(5)能够识读和绘制各类电气原理与电气线路图、机械结构图

(6)掌握常见仪器仪表、电子器件的原理及使用,熟悉常用电气设备的原理和结构,具备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能力

(7)能够进行 plc 硬件装配和软件编程,能够进行一般 plc 控制统的安装、 调试与故障检修

(8)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相关知识,具备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的装配、运行、维护、简单的系统集成设计等能力

(9)能够选择和配置合适的工业网络,能够使用主流的组态软件或触摸屏组态控制系统人机界面

(10)熟悉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操作规程,理解常见一二次接线的原理、具备小型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能力

、课程设置

本方案课程设置包含通识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课程平台和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平台

(一)通识课程平台

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模块

1.公共必修课程模块

公共必修课程模块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体育与健康、公共外语等课程,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表6-1

表6-1 公共必修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2.公共选修课程模块

公共选修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信息见表6-2

表6-2 公共选修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二)专业课程平台

专业课程平台包括专业群共享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等模块

1.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电工技术、机械基础、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表6-3

表6-3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plc应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自动控制系统、供配电技术等课程,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表6-4

表6-4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4.专业技能课程模块

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包括:1+x证书、工程识图与电气cad等课程,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表6-5

表6-5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5.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包括:工业机器人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控制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安全用电技术等课程,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表6-6

表6-6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三)实践课程平台

实践课程平台分为专项实践课程、综合实训(专周)课程和企业实践教学三个模块

1.专项实践模块

专项实践模块开展入学教育与专业概论、军事理论与实践等实践课程,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表6-7

表6-7专项实践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军事理论与实践的理论教学可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实施前报备教学科研部

2.综合实践(专业技能)模块

综合实践模块包括:电子工艺实训维修电工实训plc与组态技术实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等实践课程,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表6-8

表6-8综合实践模块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3.企业实践教学模块

企业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专业认知、认知实习、岗们认知课程、岗位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表6-10

表6-10企业实践模块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四)就业与角色文化素质拓展平台

就业与角色文化素质拓展平台包括双创就业课程模块和角色文化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1.双创就业课程模块

双创就业课程模块包括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必修)、职业规划等课程,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表6-11

表6-11双创就业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1.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可通过syb考证置换

2.角色文化素质拓展模块

根据学生“双身份”角色文化育人课程认定办法认定。具体课程信息见表6-12

表6-12 角色文化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设置信息一览表

、学时安排

表7-1教学活动周进程时间安排表

:*第5学期常规教学在不影响企业实践教学的情况下,采用线上网络课程形式开展

表7-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统计表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是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施进程的总体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具体体现,详见《附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表》

、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标准,做好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本专业学生为基数,配备数量足够、学历学位达标、本专业领域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专兼结合、双师素质、职称年龄梯队合理的专业教师团队

(二)教学设施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顶岗实习的要求,做好本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配备能够满足本专业正常的课程教学、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所需,设施安全、设备先进、工位数足够、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

(三)教学资源

按照国家规定配备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规范教材选用程序,严格执行教材选用规定,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专业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和借阅;建设和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逐步达到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按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组织专业教学团队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结合专业课程特色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有效使用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能力,采用知识讲授、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多种形式,综合运用讲授、演示、举例、归纳、演绎、讨论、练习、实操等多种手段实施教学,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五)学习评价

加强本专业学习评价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发挥考核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显示、反馈和指挥棒功能,坚持以评价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发展为重点,评价知识、能力、技能提高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原则,建立“考试形式与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学习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评价、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教学参与度的评价、创新精神的评价、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程度、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态度也作为评价重点,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综合提高

(六)质量管理

严明教学纪律,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执行好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执行校企联动的校外实习实训环节的督导制度,确保各教学环节的质量。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规格的达成度。执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教研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要求等内容

毕业要求是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完成所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修满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

十一、附件

附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表

2022级电气自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表

★1第1-2学期开设专项军体训练、体育基础、体育专项,3-4学期开设专项项目

★2含实践教学6学时,参加社会调研活动

★3含实践教学16学时,讲座形式开展

★4岗位认知课程,第五学期以明确岗位实习对接单位专业,可安排岗位实习至第5学期,实习时间由当年9月至次年2月 共计6个月。第5学期原课程至第6学期岗位实习结束后开设

★5成绩考核根据“双身份”角色文化育人课程认定与管理办法和学生毕业时获得思想道德素养类学分≥1学分、社会实践与公益服务类学分≥0.5学分

阅读类学分≥0.5学分、课外科技活动学分≥0.5学分

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