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时间:2023-03-15 19:54:26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

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清华大学)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于1989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1995年10月17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运行。实验室由清华大学老校长高景德先生亲手创立,是我国电气工程领域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卢强、韩英铎和倪维斗院士的带领下,历经30年的发展与创新,在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一次荣获小组第一,两次获评优秀。实验室依托的学科为清华大学的电气工程以及动力工程的一部分,在多次学科评估中获第一或a+。实验室一直秉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聚焦行业瓶颈问题”的战略定位,扎根电力系统和能源领域的关键方向,打造高水平研究基地、多元化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化学术交流基地,引领我国电力能源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在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实验室形成了“甘于奉献,敢为人先”的文化,既支持长期坚持不懈的潜心研究,也注重对技术发展的敏锐分析与判断

实验室管理团队和学术委员会组成如下

表1、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名单

表2、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面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全球能源系统正经历新一轮重大变革和加速转型。我国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宏伟目标,总书记向国际社会做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郑重承诺,在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据测算“双碳”目标下,2020-2030年期间我国约70%新增电力需求由非化石能源发电满足,2030-2060年期间非化石能源发电实现“电力需求增量全部满足,存量逐步替代”。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之一,亟需深入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解决大量“卡脖子”问题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验室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国家战略,系统解决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电力系统仿真分析与运行控制、能源清洁低碳高效转化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难题,实现相关核心器件、重大装备和关键软件自主可控

实验室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依托单位的支持下,聚焦以下7个重点方向:(1)大电网安全与经济运行;(2)大容量输电技术与电气设备智能化;(3)新能源发电与分布式电力系统;(4)高效柔性电能变换与电力电子技术;(5)热力系统仿真与控制;(6)储能新材料与新技术;(7)能源互联网与能源战略

围绕上述7个重点研究方向,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包括基础性、应用基础性及前瞻性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出原创性或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有自主知识产权、对我国电力行业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在电力系统得到大量推广应用,对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五年来国家级奖励15项,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

表3、近5年实验室完成的代表性成果

实验室坚持老中青结合的队伍结构、注重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坚持自我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推动团队精神的凝结,营造了创新、高效、开放、和谐、积极向上的科研育人环境。在卢强院士、韩英铎院士、倪维斗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实验室80位固定人员中,博士学位获得者79人,占总数的98.8%;年龄45岁以下者39人,占总数的48.8%。实验室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和研究员3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40人。ieee fellow 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

自1995年对外开放以来,实验室每年年初面向国内外科研人员设置专项经费,组织开放课题,支持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聚集了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室工作。此外还有来自美、英、德、法、日及国内的高级访问学者,以及实验室积极主办、承办电气工程领域国际会议

在依托单位清华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本实验室将继续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着力打造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三个基地,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西主楼

邮政编码:100084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网址:http://

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