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培训方案
来源:电工天下时间:2023-02-16 16:35:05 作者:手机版>>
一、培训目标
(1)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动态。
(2)能有效应用互联网,获得信息技术资源;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并能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推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3)重视师德教育,为人师表,以德育人,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法制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个人素质和品质。
(4)了解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动向;掌握专业教学方法,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具备进行教学开发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能力。
(5)熟练掌握电子技术领域的最新知识、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
(6)掌握本专业用人需求,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了解、熟悉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管理结构;掌握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和用人标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强化企业实践操作技能。
(7)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8)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和研究能力的综合运用。
二、培训形式
训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理论知识自学,同时了解学员专业知识基础和培训期望;训中通过专题讲座、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交流研讨、现场观摩、技能训练和企业实践等形式集中培训;训后通过网络平台,跟踪培训效果,帮助学员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培训特点:
l 以“学员为中心”,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制订学员培训方案和实施计划,主动听取学员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
l “分层次小班教学”,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l 采用自愿组合“小组学习”,培养学员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l 以“综合项目驱动”的方式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l 技能训练与实践模块课程采用在不同的项目中“做中学”,加大实践环节训练,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实操能力。
l 建立学员“导师制”,加强教师对学员职业能力的指导。
三、培训环节
培训分为6个阶段执行,时长12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职教理论与专业基础远程学习(2周),见表1。这一阶段学员所在学校完成(将授课计划和课件放在网络平台上,学员可提前一段时间进行自学,并按要求完成学习内容,基地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进行跟踪并考核)。
表1 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二阶段:主要培训和研讨内容为分析诊断自修及研修存在的问题、拓宽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提升教学技能等。表2 研修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三阶段: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训(4周)见表3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训阶段分为两阶段执行,第一阶段为专业核心知识学习与专业视野拓展,主要以专家讲座形式展开;第二阶段为专业技能实训阶段,学员在给定的三个典型题目中选择其中一个,展开为期三周的技能实训,实施形式为理实一体化方式,学员既掌握专业技能,也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开展2个方向的技能专题训练。每一个实训模块同时提供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训水平,学员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实训模块以及实训层次。表3 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训(160学时)
第四阶段:企业实践(2周)见表4。企业实践分为省内企业实践和省外企业实践两个阶段。通过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典型电子企业实地考察与深入调研,掌握国内电子信息类企业真实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企业实际应用的技术装备、工艺特点、人才需求等,同时安排学员赴国家示范职业院校参观实习,了解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思路、方法、和主流模式,促进学员在专业建设、专业发展和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专业教学模式方面拓展视野、打开思路、提升能力。具体安排见表4表4 企业实践(80学时)
第五阶段:教学技能提升(1周)见表5。教学技能提升阶段主要进行专业教学能力的专项训练,开展专业教学法培训项目,聘请职业院校教学获奖教师实施专业教学示范课,学员在专业教学法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通过示范课观摩,根据自己工作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场景,进行教学演练,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能力。表5 教学法及教学技能展示(40学时)
第六阶段后续跟踪学员返回单位后执行(1周,40学时)。学员综合运用培训中获取的信息、技能,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教学案例,开发专业课程教学微课程。基地组织专业负责人落实相关责任人完成相关指导、成果收集、作品点评以及信息反馈等工作,进一步夯实培训效果。四、学员测评大纲
①、训前测评
通过训前测评了解学员的专业知识基础及程度,了解学院的培训期望,为培训环节的设置、培训师资安排提供参考。
(一)职业教育基础测试题
(共20题,要求参培学员从中选取十个在网上自学阶段完成。其中19、20题是必选题。)
1、结合工作情况,谈谈现阶段职业学校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2、什么是职业教育?现阶段我国如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3、职业教育从纵向层次看,可分为哪几类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哪三种类型?
4、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6、简述我国台湾职业教育特色。
7、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8、“一体化”教学的含义是什么?
9、什么是教师专业化?你怎样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10、你对“双师型”教师有那几种不同的理解,简要叙述。
11、你认为如何才能备好课。
12、行为导向教学有哪些特点?
13、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要求主要有哪些?
14、如何加快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5、你认为如何对现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从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如何设计。
16、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教师地位?依据是什么?
17、你一年内能去过多少个企业?主要是哪些企业?目的是什么?学校有没有到企业实践的制度?
18、你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19、解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标准。用1000字左右叙述之。
20、简述你们学校和你个人的基本情况。并就学校和你个人发展谈谈见解。
注:用word格式完成后,并在网上培训系统中上传,注明参培学校,培训专业,姓名。
(二)、电子电路基本能力测评
1. 是否熟悉模拟、数字各种单元电路的特点。 具备应用专业软件对其仿真、应用通用器进行测量的能力;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 是否具备应用电路理论、硬软件等工具对常用电子产品线路进行分析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3. 是否具备典型应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4. 是否具备应用eda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绘制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5. 是否具备简单电子产品的装配和测试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三)、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测评
1. 是否了解计算机组成、结构,熟悉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相关技术;
a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2. 是否熟悉基于计算机/mcu/单片机等简单应用系统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a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3. 是否具备利用高级语言进行应用程序设计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四)、检测与控制基本能力测评
1. 针对实际非电量测量应用问题是否具备典型传感器选用、应用电路设计等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2. 针对简单应用,是否具备微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五)、电子测量基本能力测评
1. 是否具备相关电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技能;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2. 是否能够进行从简单电路参数复杂参数测试到系统测试的相关工作,具备电子测量的基本能力;
a可以 b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3. 是否会分析误差原因,掌握一般误差处理方法;
a掌握 b熟悉 c了解 d不掌握
(六)、信号与通信基本能力测评
1、是否熟悉常用信号变换、分析、处理的基本方法;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是否掌握典型通信技术的应用方式及特点,具备新系统中通信功能的分析、设计能力;
a掌握 b 熟悉 c了解 d没有掌握
(七)、电子系统设计能力测评
1. 是否能够进行电子产品的一般设计,有能力参加技术开发项目工作;
a可以 b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2. 是否熟悉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能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技术改进意见和方案,并能实施技术改进;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3. 是否具备对电子产品进行技术说明并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八)、专业特色发展能力测评
1. 是否具备基于短距离通信技术的电子系统设计、制作、调试的基本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2. 是否具有实践和探索意识,具备初步技术开发和研究能力,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九)、教学能力与方法测评
1. 您所在学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有那些?
2. 您所学的专业和任教的专业。
3. 专业所开主要课程
4. 专业的实践环节和内容
5. 教学中的主要困惑
6. 理论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有那些?效果如何?
(十)、学习期望测评
1.本次培训的期望在于什么方面?
2. 对于教学方面您期望了解哪些?
3.其他要求。
②、训中评测
通过训中测评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掌握的程度、存在的问题,了解学员的对后期培训环节内容和方法的要求,提高培训效果。
(一)、元器件识别应用能力
1. 熟悉电子产品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特点;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电路符号和识别方法;
评测等级 a掌握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掌握
3. 熟悉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二)、工具仪表使用能力
1. 熟悉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识别方法及应用方法;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 熟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3. 了解常用工具、仪表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评测等级a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三)、测量与调试能力
1. 熟悉常用基本器件的参数测量方法;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 掌握常用的电路测量方法;
评测等级 a掌握 b熟悉 c了解 d没有掌握
3. 熟悉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四)、制图与识图能力
1. 熟悉借助电子cad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和印制电路板设计方法;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 熟悉电路原理图与实际制版图的对应关系,能识别对应图纸;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五)、工艺管理能力
1. 了解工艺设计概念,了解电子设备的生产工艺、结构工艺、装配工艺概念;
评测等级a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2. 能够阅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管理;
评测等级a 可以阅读并理解 b可以阅读并了解 c能阅读并了解其中的部分文件内容
(六)、整机装配维修检验能力
1. 能够进行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检验等工作;
评测等级 a能够顺利进行 b熟悉并进行 c了解并能进行部分工作 d不具备
2. 熟悉无线电装接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元器件检验员、电子设备调试工等至少一种典型工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通过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认证考核;
评测等级 a熟悉并通过考核 b熟悉并正准备考核 c了解并在准备考认证 d不熟悉
(七)、plc应用能力测评
1、是否掌握培训所用plc(西门子300)的基本编程方法;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是否掌握典型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
a掌握 b 熟悉 c了解 d没有掌握
(八)、电子系统设计能力及工艺能力测评
1. 是否掌握了电子产品的一般步骤,掌握常用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a可以 b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2. 是否熟悉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能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技术改进意见和方案;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3. 是否具备对电子产品进行技术说明并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九)、mcu应用能力测评
1. 是否掌握了8位mcu的结构、指令系统;
a可以 b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2. 是否掌握了8位mcu的接口开发方法;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3. 是否具备对典型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十)、培训效果反馈
1. 你对专业课程理论环节的内容和方法有何意见和建议?
2. 你对实训环节内容有何建议
3. 你对下一步的实训有何建议
③训后测评大纲
(一)目的
通过训后测评了解学员对本次培训的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员对培训基地在训后工作的建议。
(二)专业能力测评
1. 元器件识别应用能力
熟悉电子产品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特点;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电路符号和识别方法;
熟悉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
2. 工具仪表使用能力
熟悉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识别方法及应用方法;
熟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了解常用工具、仪表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3. 测量与调试能力
熟悉常用基本器件的参数测量方法;
掌握常用的电路测量方法;
熟悉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4. 制图与识图能力
熟悉借助电子cad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和印制电路板设计方法;
熟悉电路原理图与实际制版图的对应关系,能识别对应图纸;
5. 工艺管理能力
了解工艺设计概念,了解电子设备的生产工艺、结构工艺、装配工艺概念;
能够阅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管理;
6. 整机装配维修检验能力
能够进行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检验等工作;
熟悉无线电装接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元器件检验员、电子设备调试工等至少一种典型工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通过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认证考核;
7. plc应用能力测评
掌握培训所用plc(西门子300)的基本编程方法;
掌握典型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
8. 电子系统设计能力及工艺能力测评
掌握了电子产品的一般步骤,掌握常用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熟悉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能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技术改进意见和方案;
具备对电子产品进行技术说明并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9. mcu应用能力测评
掌握了8位mcu的结构、指令系统;
掌握了8位mcu的接口开发方法;
具备对典型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10. 专业新技术
了解fpag的结构及特点
了解基于fpga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
了解现代物联网技术
了解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应用
(三)教育教学方法测评
1. 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2. “理实一体”教学方法
3. 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四)培训过程
1. 你对整个培训工作组织、管理方面有那些建议和意见。
2.你认为培训内容哪些方面还需调整。
3. 对于网络平台,您希望提供哪些资源?
4. 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您认为我们还需做哪些工作?
五、主要课程安排
六、企业实践环节的培训内容和安排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目录(一)陕西科技大学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管理办法
(二)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三)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四)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职责
(五)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工作条例
(六)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学员守则
(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考核办法
(八)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保障要求
(九)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后跟踪指导措施
(十)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资源库建设管理办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