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案例展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来源:电工天下时间:2023-02-14 22:08:09 作者:手机版>>
南京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优秀案例系列展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许其清/黄家才 工业中心、创新创业学院
⟡课程理念:立足课程,理实结合,面向科技,追踪国际,爱国敬业
⟡课程简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非电类专业学生电学入门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组成、基本分析方法,通过课程的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作业和课内实验等环节,在知识上使学生牢固掌握电路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工基础理论。在技能上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同时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做人做事的道理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结合各类课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德技并修教育,以专业知识、技能为载体,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优秀品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积极探索的治学态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本课程经过多年建设,持续不断的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充实教师队伍、丰富评价体系,目前该课程得到同行和学生的高度认可,在同行、学生、学校督导的课程评价中排名名列部门前茅。普遍认为改革后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理念新、方法好、组织强、效果优”的特点,同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
⟡教学模式
1、运用基于雨课堂进行教学。可将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和答疑等教学环节有目的地推送给学生,精准收集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和阶段性检查,实现与学生线上线下互动交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创新多元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不仅在各模块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还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思政素养的目的。例如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与责任心;通过多层次考核,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与创新精神。通过对教学各环节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最终达成各模块育人目标。
⟡信息化平台
课程同时使用“超星学习通”和“雨课堂”两大信息化平台,初步形成了使用超星学习通进行横向知识、课程资料管理,使用雨课堂进行课堂、学生组织的网络化信息化平台策略。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资源、课程资料管理。
课程团队将建设的校级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理论和实验制定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上传到超星学习通平台,通过设置节点、问题等形式督促学生学习,同时利用其统计功能对学生的预习、复习、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掌握。利用超星学习通建课,在平台上上传ppt课件,简短的录课视频及相关学习资源,并发布教学任务,设立相关任务点,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看视频和课件。开发出超过1000题的试题库供学生练习用,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从而进行综合的学情分析,进一步改善教学设计。
基于雨课堂的课堂、学生组织。
课程同步使用了雨课堂进行课堂和学生的组织,在授课过程中,借助于雨课堂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完整的课堂管理功能,如签到信息、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学习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情况,以及课后作业情况,让教师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课堂测试题即时获得反馈数据,从而根据学生状态实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借助于非常强大的作业情况统计分析功能,很容易找到作业中的共性问题,以及发现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不仅便于记录平时成绩,而且便于开展互帮互助。雨课堂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实时地、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教学设计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磁路和变压器、半导体器件、放大和稳压电源、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将知识点分块,采用“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围绕学习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学习评价方面打破传统课堂的藩篱,借助信息化平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利用智慧教学手段反馈学情以及作业、课堂提问、知识点讨论、定期测验;重视学生预习效果、关注学生学习进度、追踪学生复习过程。
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协作的培养,在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同时在无形中培养学生对“学以致用”的校训的认同;小组讨论中激发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担当意识和诚信友善风貌。
⟡持续改进
本课程将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这一建设思路,将从下面几点进一步持续改进课程思政建设。
1、将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大纲,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感受到劳动能力的重要性,并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2、对本课程进一步开展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形成优质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逐步实现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面建设。
3、进一步完善“精准思政”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育人作用。
4、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开展教学,开放多样教学资源,搭建网络化、可视化、信息化的多功能课程管理平台,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5、全面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并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平台,整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班主任队伍,形成良性互动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爱岗敬业的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