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放电原理,尖端放电名词解释

作者:老电工时间:2015-11-13 12:49:05

尖端放电原理简介(尖端放电的名词解释)

通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电场特别强,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受到方向相反的强电场力,有可能被“撕”开,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电离。由于电离后的空气中有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空气就可以导电了。空气电离后产生的负电荷就是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叫做正离子。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导体上的静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而且一般说来分布是不均匀的,导体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 所以尖端附近空气中的电场特别强, 使得空气中残存的少量离子加速运动。这些高速运动的离子撞击空气分子,使更多的分子电离。这时空气成为导体,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现象.

一、什么是尖端放电?

什么是尖端放电?

中文名称:尖端放电 英文名称:point discharge

定义1:一种与周围气体之间有电位差的尖端导体的无声无光的放电现象。

在大气中,树及其他带尖顶或突起的地物有可能成为尖端放电的电流源。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分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称为尖端放电,他属于一种电晕放电。他的原理是物体尖锐处曲率大,电力线密集,因而电势梯度大,致使其附近部分气体被击穿而发生放电。如果物体尖端在暗处或放电特别强烈,这时往往可以看到它周围有浅蓝色的光晕 。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大气物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在高电压作用下,电极尖端部位的电场强度超过一定数值后产生的电晕放电现象。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高电压技术(二级学科)。

尖端放电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表面曲率大的地方(如尖锐、细小物的顶端),等电位面密,电场强度剧增,致使它附近的空气被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此现象称为电晕放电.而尖端放电为电晕放电的一种,专指尖端附近空气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的现象。

故要观察尖端放电的现象,除了要有够高的电压外,还必须有适当的形状配合,才容易做到,

示范中以一般的电灯泡接在高压产生器上,故当电源接通后,灯泡中的灯丝上有很高的电压,此时以手指靠近灯泡的玻璃球即会触发尖端放电的现象.当手指和灯泡接触的地方改变时,灯泡内放电所产生的光路径也随着手指移动。

在物质中,当一固体物质在晶体排列的规则状态下,若晶体堆积内有不对称中心的存在,则当晶体破裂的瞬间,在其破裂面处会有局部极强的电场出现,此时亦会出现晶体内的尖端放电现象,也可以看到像示范中的蓝色闪光出现.

一个很简单易做的实验就是取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很大颗粒的冰晶糖,将其放入透明的容器内(如玻璃瓶或透明的塑料瓶),在暗室中以玻棒重击晶体使其破碎,即可在听到晶体破碎声的同时,看到淡蓝色的闪光.

二、尖端放电的原理

导体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特别强,就会发生尖端放电 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分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称为尖端放电,它属于一种电晕放电。

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表面曲率大的地方(如尖锐、细小物的顶端),等电位面密,电场强度剧增,致使它附近的空气被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此现象称电晕放电.尖端放电为电晕放电的一种,专指尖端附近空气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的现象.故要观察尖端放电的现象,除了要有足够高的电压外,还必须有适当的形状配合,才容易做到.

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猜你喜欢